暑期“三下乡”:吉首大学学子以青年视角解构名著 来一场经典与青春的对话
湖南教育发布 • 高教
2025-07-31 22:11:04

​如何让经典名著从课本走入乡村青少年的心灵?近日,吉首大学物语青年·小桔子阳光成长志愿服务团在湘西州花垣县第三中学,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经典与青春的对话”主题教学活动。志愿服务团通过“解构-共鸣-内化”的教学逻辑,以青年视角解构经典名著,为乡村学生搭建一座与传统文化深度对话的立体桥梁。

志愿者讲课

“文化传承不是简单的知识灌输,而是心灵的唤醒。”借助情景再现、互动问答等形式,志愿者巧妙拆解名著角色内核,力求让经典“活”起来。从《水浒传》宋江的江湖情义与权谋,到《三国演义》诸葛亮的家国情怀;从大圣孙悟空的勇毅反叛,到林黛玉在封建桎梏下的诗意灵魂。志愿者们特别注重挖掘经典作品的当代意义。在分析《西游记》时,不仅讲解孙悟空的成长历程,更引导学生思考:当代青少年如何像悟空一样,在保持个性的同时学会承担责任?“这些几百年前的故事,原来都在教我们怎么做人。”七年级学生在课后感言中写道。她的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满了心得,还画了许多名著人物的卡通形象。

活动现场

现场学生积极参与“假如我是名著主角”情景模拟,在角色代入中多维感悟经典的人文厚度。学生们或模仿诸葛亮“舌战群儒”的雄辩,或尝试用湘西方言重新诠释“武松打虎”的经典片段,让传统文化与本土文化碰撞出意想不到的火花。现场讲解精彩纷呈,赢得阵阵掌声。

“以前觉得名著离我们很远,今天才发现这些故事这么有趣!”“这不仅让我深入了解了人物,更让我深切感受到经典的魅力。”“这些人物不再是课本上冰冷的文字,而像是身边有血有肉的朋友。”现场学生在体验后感慨道,这种可视化的学习方式让抽象文学概念变得触手可及。

学生手抄报作品

“我们不仅要送文化下乡,更要种下文化的种子。”据悉,吉首大学物语青年·小桔子阳光成长志愿服务团后续将持续推动文化志愿服务活动定期化、常态化,打造面向乡村青少年的“行走的经典课堂”,将高校的学术与人文资源化作涓涓细流滋养乡村教育沃土。

作者:李晗菲 龚鸿基(通讯员)

责编:吴影

一审:曹歆媛

二审:吴影

三审:姜南茜

来源:湖南教育融媒体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