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三下乡”:“微拾光”里的星辰之约 湖南女子学院师生用专业守护乡村童心
湖南教育发布 • 高教
2025-07-15 15:55:58

7月12日,长沙县福临镇双起村的结营仪式上,“看见光芒·我们都是星辰”的主题横幅格外醒目。30余名中小学生手持自绘的“星辰证书”,与湖南女子学院“微拾光”公益团队的志愿者们紧握双手宣誓。这场仪式为团队为期六天的“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暑期实践画上句点,同时也是大中小学生们正向成长的新起点。

出发前,9名大学生志愿者已进入“战斗状态”。全天沉浸式的正面管教体系培训中,她们从理论解析练到角色扮演;深夜的寝室里,活动方案被反复打磨,彩纸、黏土、写满鼓励话语的“种子盲盒”塞满物资箱。“既盼着见孩子们,又怕做得不够好。”志愿者周同学的话道出大家的心声。“用专业守护童心”的信念,让这支团队憋着一股劲。

7月5日清晨,团队抵达双起村。村部会议室里,孩子们好奇打量着这群“知心姐姐”,志愿者们用一场“名字接龙”游戏打破沉默。当孩子们笑着喊出志愿者名字时,初见的局促化作暖意。队长说:“那一刻,心与心的联结开始了。”随后师生共定班级公约,这场筑梦之旅顺利启航。

六天里,乡野间播撒着星光。志愿者教孩子们对称画、非遗剪纸、扎染与漆扇手工,让中华传统文化在动手实践中扎根;防溺水安全讲座、心理健康教育讲座接连开展,情绪黏土、情绪漂流瓶成了情感表达的桥梁;十米长卷的合作绘制,让团队协作的种子悄悄发芽。志愿者的备忘录记着每个孩子的喜好,“种子盲盒”里的“你总有办法让人开心”等话语,努力让每个孩子看见自己的闪光点。几天下来,沉默的女孩主动分享画作,内敛的男孩学会说“请帮我”,孩子们的变化藏着最动人的答案。

白天带活动,夜晚开复盘会,成了志愿者的日常。她们分享感受、查摆问题、商讨对策,志愿者张丽雅在日记里写道:“专业是放下拯救者心态,用平等对话唤醒心底的光。”这场正向奔赴中,大学生与孩子们一同成长。

结营仪式上,孩子小林(化名)笑着说:“姐姐们让我发现了自己都没注意到的优点。”“微拾光”公益团队用心理学专业架起心桥,以持续陪伴守护成长,构建“高校+社区+家庭”协同关爱模式。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读懂责任,孩子们在有爱陪伴中找回勇气——这场双向奔赴的星辰之约,正为乡村振兴注入最蓬勃的青年力量。

作者:周怡(通讯员)

责编:吴影

一审:曹歆媛

二审:吴影

三审:彭汝平

来源:湖南教育融媒体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