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青年・新创意” 湖南省第十一届大学生公益广告大赛启动 赋能县域经济发展
湖南教育发布 • 五育专栏
2025-07-07 09:27:22

近日,中共湖南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省精神文明办、省委社会工作部、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农业农村厅、省文化和旅游厅、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共青团湖南省委、湖南日报社十部门联合下发通知,正式启动 “新青年・新创意” 湖南省第十一届大学生公益广告大赛。本次大赛由湖南人文科技学院、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湖南教育电视台共同承办,大赛以“百校百地千企千址万人万品”为核心理念,以“真题真做”打造实践育人平台,充分激发高校师生在文创领域的创新活力,服务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据悉,本届大赛时间为2025年7月至12月,历时半年。

大赛亮点:“百千万”实践育人,多维度赋能县域发展。

大赛以“新青年・新创意”为主题,联动全省100所以上高校与100余个县市区(产业园区),携手1000家以上企业及1000处历史遗址、非遗工坊等资源点,吸引数万名大学生参与,围绕万种特色产品进行创意创作。本次大赛结合普通高等学校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和“大学生返乡”社会实践活动、实习实践、志愿服务等,鼓励参赛团队充分挖掘全省县域历史遗迹、非遗工坊、旅游景点、特色村落、产业基地和产业园区的文化底蕴,为农特产品、手工艺品、文旅服务、区域公共品牌注入文化创意和时代活力,通过县域多元实践场景的落地来创作高水平公益广告作品。

选题丰富:打通“任督二脉”,聚焦六大发展领域。

大赛设置了六大选题方向。在产业发展方面,围绕湖南 “一县一特”“一园一例”“一村一品” 优势产业等创作,助力产业升级;文化旅游领域,挖掘县域历史遗址等的文化内涵,推动文化资源向文旅经济转化;选题还包括展现青年返乡创业、聚焦乡村人才振兴、体现绿色发展理念以及呈现科技在县域和园区经济中的创新应用等。可以说本次大赛选题全面覆盖湖南县域经济社会和园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领域,其核心目标是解决县域和产业园区企业品牌知名度低、营销渠道有限、文化内涵挖掘不足、产品同质化,以及县域旅游推介渠道单一、内容缺乏吸引力等问题。

参与广泛:赛制升级,省内外学生同竞技。

今年的全国两会上,湖南省委书记沈晓明向全国青年发出邀约:“背了双肩包就能来湖南创业。”本届大赛特别开设省外高校学生特邀作品征集通道,省外学生可个人或组团参赛,吸引全国大学生为湖南县域发展提供智力支持。按照赛制,湖南本省高校通过校级初赛,每所高校可以向省赛选送不超过 100 件作品,其中视频类作品不少于 40 件。

严格要求:原创与规范并重,期待更多“出圈”作品。

本次大赛面向普通高校在校学生征集平面类、视频类、广播类、策划类等公益广告作品,本次大赛所有参赛作品必须为原创且未公开发布或参加其他比赛。省内高校作品创作区域选取有明确规定,如原则上 1 所高校挂钩 3 个以内县域(或产业园区),且选取县域企业、资源点的作品占比不低于 70%。若作品使用 AI 工具,需在报名表中注明。此外,作品内容需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要求,参赛者需签署《承诺书》。

赛程安排:从创作到成果转化,过程与结果并重。

本届大赛时间为 2025 年 7月至 12 月,7月为宣传发动及结对阶段,高校对接目标地域资源;7至10 月中下旬为作品创作期;10 月底各高校完成校内初赛并报送作品;11 月初进行省赛评审,评审标准以作品的政策契合度、需求解决力、创意创新性、落地可行性、传播效果等作为主要依据;11 月初至 12 月底展播优秀作品;12 月举办颁奖典礼。据悉,本次大赛过程与结果并重,组委会将在主流媒体开设参赛作品展播平台,随时接收和宣发参赛作品,保证大赛赛程热度。特别是本次大赛注重成果转化,推动获奖及优秀作品与对应县域企业、产业基地、文旅资源点签约,促成优质方案落地实施。同时将汇编《“新青年•新创意”湖南省第十一届大学生公益广告大赛优秀作品与案例集》,优秀作品纳入新湖南“青春学习堂”资源库。

奖项设置:十年磨一剑,多方面激励创新。

湖南省大学生公益广告大赛已历经十届,可谓“十年磨一剑”,本届大赛设作品奖、优秀组织奖、特别贡献奖。作品奖按平面类、视频类、广播类、策划类分别设一、二、三等奖及优秀奖;优秀组织奖根据高校组织和作品获奖情况评定;特别贡献奖针对提供支持的单位设立。省外学生作品另设评奖通道。

据悉,为激励作品创新和成果转化,此次大赛已纳入全省普通本科高校大学生学科竞赛,职业院校参考学生技能竞赛,指导教师享受相关政策待遇。可以预见,湖南省第十一届大学生公益广告大赛创新性地打造“真题真做”实践育人平台,将有力培养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能力和专业技能,推动高校与县域的深度合作,为湖南县域经济和园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

责编:张丹妮

一审:张丹妮

二审:徐建斌

三审:宁景华

来源:湖南教育融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