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日上午,邵阳学院第三届“芙蓉学子·青年人才培养计划”开班仪式暨2025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出征仪式在逸夫图书馆报告厅隆重举行。党委书记宁立伟,党委副书记赵敏丽,党委委员、副校长黄秋生出席仪式。组织部、宣传部、教务处、学生工作部、招生就业与创新创业指导处、团委等部门主要负责人,各二级学院党总支书记、党总支副书记和团总支书记,第三届青年实干家学员、2025年“三下乡”团队指导老师及志愿者代表等共同见证新程开启。仪式由黄秋生主持。
党委书记宁立伟在讲话中深情寄语广大青年学子,勉励大家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在乡村振兴的广阔天地找准定位、奋发作为,努力成为五个维度的先锋力量:
产业振兴的“创新者”:将专业知识与乡村实际结合,用大数据优化供应链、新媒体打造文旅IP、生物技术升级农业,激活乡村经济。如“青菽”团队打破国外技术垄断赋能豆制品产业、“模拟政协”团队用“直播+助农”助农增收。
人才振兴的“培育者”:发挥学科优势,通过技能培训、创业分享、线上辅导,为乡村培育本土人才,吸引青年“活水”润泽田间。
文化振兴的“传承者”:深入挖掘邵阳11项国家级非遗和红色资源,用短视频、文创等现代形式焕发乡土文脉时代光彩,如文学院“非遗传承”实践队、马院红色故事调研团、音舞学院“非遗音乐会”。
生态振兴的“守护者”: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用专业所长设计生态景观、改良土壤、搭建监测平台,绘就乡村绿色画卷,贡献“邵院方案”。
组织振兴的“参与者”:深入基层调研,协助党建活动,用青年视角和创新思维助力基层治理现代化。
挺膺担当:“三下乡”实践锻造时代新人。仪式上,学校对第十三届“求真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2024年“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集体及个人、“芙蓉学子·榜样力量”优秀大学生等进行了表彰。招生就业与创新创业指导处处长肖楚丽宣读了相关表彰决定。随后,团委副书记袁显忠宣布了2025年“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立项情况。
党委副书记赵敏丽为2025年“三下乡”全国井冈山专项团队、湖南省“芙蓉学子”公益计划团队及校级重点团队代表授旗。旗帜飘扬,使命在肩。全体志愿者在领誓人带领下庄严宣誓,承诺将深入基层、服务社会、增长才干。文学院副院长袁龙教授作为指导老师代表发言,表达了带领学生上好这堂“大思政课”的决心。
机制护航:打造“三个结合”人才孵化器。党委委员、副校长黄秋生在主持总结中强调,学校将通过 “三个结合”全力打造乡村振兴人才孵化器:
1. 理论与实践结合:设置“带露珠、冒热气”的课程与实习,邀请基层干部、致富带头人现身说法。
2. 校内与校外结合:与邵阳县8个重点村共建实践基地,导师团队全程指导,推动成果转化。
3. 短期与长期结合:建立“结对帮扶”实习机制,鼓励返家乡实践、报名西部计划扎根基层,对服务期满志愿者在考研就业上给予政策倾斜。
黄秋生对即将出征的团队提出三点要求:一要强化安全底线,做好应急预案;二要提高认识,促进调研成果转化为资政建议;三要加强品牌推广和媒体传播,讲好实践故事。最后,他宣布2025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正式出征,仪式在激昂的校歌声中圆满结束。全体领导、老师与志愿者们移步图书馆前合影,记录下青春誓师、奔赴山海的动人瞬间。
厚积薄发:从“青创兴乡”到免选直推的坚实步伐。开班仪式上,团委书记刘赟对第二届“芙蓉学子·青年人才培养基地”——“青创兴乡”项目作工作汇报。项目自2024年5月启动以来,交出了一份亮眼答卷:在270天里,招募14期学员,开展21场课程培训,立足邵阳9县3区深度实践,构建“理论教学+实践锻炼+创业扶持”一体化育人体系,累计培养青年人才5100人。项目成功孵化20余个乡村“三创”项目,学员形成30余篇调研报告和27份提案,助农直播带货销售额超50万元,涌现出何晓宣、张蕊等创业典型,多个团队斩获“挑战杯”省级金奖,6个项目获湖南省大学生创业投资基金立项(其中2项获50万、80万资助),有力推动了特色种植、农产品加工(如“鲜润生物科技”年利润超20万)、乡村旅游等产业发展和乡村面貌改善。凭借显著成效,邵阳学院获评第二届“优秀培养基地”,并作为全省仅有的4所免选直推高校之一,成功入围第三届“芙蓉学子·青年人才培养计划”。
扬帆起航:新一期培养锚定“五个振兴”。组织部副部长蒋小敏宣读了第三届“芙蓉学子·青年人才培养计划”高校入选名单,宣传部部长唐跃公布了第四届“芙蓉学子·乡村振兴”公益计划资助项目名单(邵阳学院8个团队成功入围)。这标志着新一届“青年实干家”培养正式启航。本届计划将紧密围绕服务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与湖南省“三高四新”战略,聚焦邵阳“油茶、中药材、生猪养殖+非遗文创、智能家居”的“3+2”特色产业,深化“产教融合共同体”模式,着力培养“懂技术、会经营、留得住”的乡村CEO、非遗创客和数字新农人。
开班仪式后,本次培训还开展了8场理论课程,从社会实践、媒体宣传、创业经历分享等方面全面为“青年实干家”学院开展系列教学。
此次仪式既是对过往育人成果的集中检阅,更是吹响了新时代邵院青年投身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特别是乡村振兴伟业的新号角。一支支满怀理想与热忱的青年队伍,即将带着学校的殷切期望和扎实的培养赋能,走向广阔的乡土中国,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为民族复兴挺膺担当。
(通讯员:沈潇 )
责编:张丹妮
一审:张丹妮
二审:徐建斌
三审:宁景华
来源:湖南教育融媒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