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任湖南科技职业学院软件学院数智安全教研室主任的康美林,自2020年8月起便毅然从企业软件研发岗位投身职业教育领域。在过去 5 年的教学时光里,他用实际行动践行新时代教育家精神,扎根职业教育,为培育高素质软件人才倾尽全力。
“心” 光引航,助力学生成长
康美林始终将学生成长放在首位,秉持 “以学生为中心” 的理念。他深知教育的根本在于培养德才兼备的学生。在专业教学中,他积极融入课程思政,将职业道德和团队协作等内容与专业知识相结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职业观,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家国情怀。
他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的知心好友。担任虚拟 3192 班和虚拟 3223 班的兼职辅导员期间,他定期与学生交流,了解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在他的激励下,虚拟 3192 班毕业时成果显著:4 名学生投身军旅,为国防事业贡献力量;11 名同学升入本科继续深造,其余同学也都实现对口就业。许多学生表示,正是因为康老师的鼓励,他们才有了不断学习的动力。
在指导学生竞赛方面,康老师展现出高度的敬业精神。为帮助学生在竞赛中取得好成绩,他牺牲个人休息时间,钻研竞赛规则和技术要点,为学生梳理知识体系。备赛过程中,他组织大量实验和模拟演练,提升学生的操作技能和应变能力。遇到技术难题时,他与学生一起查阅资料、探讨解决方案。在他的指导下,学生在各类竞赛中屡获佳绩,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荣获二等奖 1 项;在湖南省职业院校技能竞赛中,收获 1 项一等奖与 2 项二等奖;在第十一届湖南省大学生挑战杯创新创业比赛中成功夺得银奖;在第十三届 “中国软件杯” 大学生软件设计大赛总决赛中荣获三等奖。
创新教学,推动教育变革
在教学实践中,康美林积极融合现代教育技术,借助在线教学平台、虚拟仿真软件等数字化工具,丰富教学资源,打破传统课堂的时空限制。他推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线上布置预习任务,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课堂上精准剖析知识要点,组织小组协作学习和项目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思维;课后利用线上平台布置作业、进行测试,及时跟踪学生的学习情况。这些举措有效提升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协作意识,提高了教学质量。
在教研教改方面,康老师致力于探索适合职业教育的教学模式和方法。职业教育不仅需要教师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还需要掌握营造趣味课堂的技巧。他关注行业动态,将前沿技术和先进理念融入教学内容。同时,他积极向同行请教,加入刘敏 “楚怡” 名师工作室,与优秀教师交流探讨,不断优化教学思路,为职业教育创新发展注入新活力。
专业赋能,打造特色专业品牌
作为数智安全教研室主任,康美林深度参与学院专业发展规划。他研究行业趋势和人才需求,明确专业发展方向,积极开展访企拓岗工作,与多家知名企业建立合作关系。企业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训机会和就业岗位,实现了学校与企业的 “双赢”,为学生职业发展和专业长远发展奠定了基础。在与三六零数字安全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的合作中,他主导制定信息安全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将企业项目和技术标准融入课程体系。
在师资队伍建设上,康美林发挥引领作用,组织教师参加各类培训和学术交流活动,包括前沿技术培训、教学方法研讨、行业高端论坛等。通过这些活动,教师们能够及时了解行业动态,将实践经验融入教学,提升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为专业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撑。
精研课程,提升教育品质
康美林积极参与精品课程建设,从课程目标定位、内容筛选、教学方法创新到教学评价优化等方面进行全方位改革。在课程设计时,他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制作高质量的教学课件和视频,运用多媒体技术将复杂知识直观化。他还开发了丰富的课程资源,如案例分析、拓展阅读材料、在线测试题库等,为学生提供多维度学习支持。精品课程建设成效显著,教学质量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增强。
在教材编写方面,康美林同样成果丰硕。他参与编写了 3 本教材,其中《MySQL 数据库技术》入选 “十四五” 国家职业教育规划教材。在编写过程中,他结合教学实践和行业需求,对教材内容反复优化,使其更具实用性和针对性。
科研领航,拓展学术视野
教学之余,康美林积极开展科研工作。近 5 年,他发表了 5 篇论文,获得 1 项软件著作权,主持和参与 3 项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课题,研究内容涉及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教学改革、技术创新等方面。他运用专业知识和科学研究方法,深入分析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此外,他积极参加学术交流活动,了解学科前沿动态。通过参加学术会议和研讨会,他拓宽了学术视野,提升了学术影响力。在交流中,他与同行专家合作,共同开展研究项目,推动学科发展。
康美林深耕职业教育,求实创新、默默奉献。他助力学生用知识和技能武装自己,在未来的教育道路上,相信他将继续坚守初心,为培育更多优秀软件人才,为职业教育事业发展书写更辉煌的篇章。
责编:吴影
一审:曹歆媛
二审:吴影
三审:彭汝平
来源:湖南教育融媒体联盟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