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中的湖南人|南岳佛道救难协会:出家也要救国
湖南教育发布 • 知识拓展
2025-05-27 10:18:11

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中国大地陷入日寇铁蹄之下。在民族危亡的紧要关头,湖南南岳衡山的僧人与道士们脱下袈裟、放下拂尘,携手投身抗日洪流,书写了中国宗教界爱国救亡的光辉篇章。

1939年春,在国共合作背景下,南岳成为抗日战略要地。巨赞法师、演文法师等僧人与道教人士在叶剑英的建议下,打破宗教界限,将原计划成立的“佛教救国协会”扩展为“南岳佛道救难协会”,旨在团结更多力量共赴国难。同年5月7日,协会在祝圣寺正式成立,上封寺方丈宝生担任会长,巨赞、暮笳等分任宣传、训练要职,明真法师更以“当汉奸者,生受国法,死堕地狱”的标语将佛教因果与民族气节结合。

巨赞法师

叶剑英在成立大会上疾呼:“中国若亡,和尚亦成亡国和尚!”他号召僧道“用佛菩萨的信仰坚定抗战决心”,并联合世界宗教力量反侵略。这一演说点燃了宗教界的救亡热情,田汉更以诗句“僧衣脱却着缁衣,敢向人间惹是非”赞其壮举。

巨赞法师创办《狮子吼》月刊

协会成立后,70余名青壮年僧道在祝圣寺接受军事训练。周恩来亲自协调八路军教官薛子正传授擒拿格斗、战地救护技能,将佛门净地化作练兵场。明真法师更以佛理解释“杀贼”真谛:“阿罗汉本义即‘杀烦恼之贼’,今杀日寇乃护生善举”。训练结束后,佛教青年服务团分赴长沙、湘潭等地,沿途张贴“佛子不亡国”等标语,被民众称为“和尚兵”。而巨赞法师率团在桂林创办《狮子吼》月刊,提出佛教“生产化”“学术化”改革,开展抗日宣传。

周恩来为南岳僧众题写的“上马杀贼,下马学佛”,成为抗战佛教的精神旗帜。他阐释道:“杀贼非杀人,乃除心魔护苍生”,将大乘佛教“慈悲济世”与救国实践统一。这种思想深刻影响了宗教界,太虚法师赞曰:“五夜阵风狮子吼,四邻鞭炮海潮音”。

周恩来为南岳僧众题字

1949年,巨赞法师作为佛教界唯一代表登上天安门城楼参加开国大典,标志着南岳僧道的爱国精神得到国家认可。2011年,南岳衡山被列为全国首批宗教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其抗战事迹成为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历史典范。

责编:陈斌

来源:湖南教育融媒

专题抗战中的湖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