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中的湖南人|郭陆顺:回民支队的“模范政委”
湖南教育发布 • 知识拓展
2025-05-09 10:23:39

抗战期间,在冀中地区有一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回民武装——八路军回民支队。回民支队在著名的回族抗日英雄马本斋的指挥下,与日伪军展开了坚决顽强的斗争,立下了赫赫战功。而这支部队的第一任政治委员就是湖南籍抗日英烈——郭陆顺

郭陆顺烈士 资料图

郭陆顺(1914—1942),湖南浏阳永安镇人,生于农民家庭。1926年北伐浪潮中,12岁的他加入农民协会并任儿童团长。1927年“马日事变”后,面对白色恐怖,他毅然入党,成为浏阳丰裕乡共青团书记。1929年参加红军浏阳游击一支队,后随部转战湘鄂赣,历任司号员、营政委等职,参加战斗百余次,负伤11次。1935年随红二军团长征,淬炼出坚韧的革命意志。

1939年,郭陆顺调任八路军第三纵队回民支队政委,与司令员马本斋并肩作战。他创造性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在回民支队中开展政治建军工作。他健全党支部制度,举办党员训练班,消除军阀作风残余;同时又加强民族团结规定全体官兵(含汉族)遵守回族习俗,培养回族干部。各级党组织在全队形成了坚强的堡垒,全队上下团结一心,革命斗志更加旺盛,战斗力大大提高,军民关系更加密切

回民支队战士

在残酷的对敌斗争中,他与司令员马本斋一起,巧妙地运用游击战术“麻雀战术”、“推磨战术”,神出鬼没地打击日伪军。在郭陆顺和马本斋的领导下,回民支队发展到2500余人,并通过一系列政治工作和实战的锻炼,越战越勇,越战越强,屡屡受到军区的表扬,获冀中军区“攻无不克、拖不垮的铁军”锦旗。吕正操司令员说:“回民支队不仅是团结回民抗日的旗帜,也是回汉人民团结抗日的旗帜。郭陆顺是模范政治委员,马本斋是我军的优秀指挥员”。

1942年4月27日,回民支队在献县高官村以东阻击由泊镇向深(县)武(强)饶(阳)增援的敌人,歼敌300余人。临近战斗结束时,郭陆顺在阵地前沿用望远镜观察敌情被敌流弹击中头部牺牲,时年28岁。

青山处处埋忠骨 河北石家庄市华北军区烈士陵园 

为了缅怀先烈,教育后人,河北省民政厅于1952年把郭陆顺烈士的灵柩迁入石家庄华北军区烈士陵园,安葬在苍松翠柏之中,供人们凭吊瞻仰。2014年9月1日,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郭陆顺入选由民政部公布的“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

责编:陈斌

来源:湖南教育融媒

专题抗战中的湖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