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娃娃教的方法管用!这片田的螺卵清掉后,秧苗明显精神了。”常德市汉寿县农户刘大姐边清理边感慨。5月3日至4日,益阳职业技术学院“稻螺智控”学生技术服务团队深入常德市环洞庭湖区稻田,与农户并肩清螺护苗,用专业行动守护“米袋子”。
集中清除福寿螺活动
“用拦网阻断和竹条引诱,把螺和卵块集中处理。”在常德汉寿县洋淘湖镇,团队成员指导种粮大户彭老板将物理阻隔网铺设在田埂边缘,通过竹片引诱集中销毁卵块。“以前全靠化学药剂,现在这些方法既环保又省力!”彭老板承包了200亩田地,稻田中的幼螺已经成片分布,受灾较为严重,在经过集中捕捞处理后,稻田重新迎来生机。两天内,团队累计清理福寿螺及卵块百余斤,为16块重点受灾田建立“螺害档案”。
团队成员在田间计算成螺数量
3月以来,益阳职院“稻螺智控”学生技术服务团队跋涉1600公里,对益阳、常德、岳阳3市19个镇200余户稻田开展系统性福寿螺灾害调查,形成调研报告百余份。调查显示,洞庭湖周边福寿螺灾害呈现局部成灾、逐年加重态势,部分重灾田块成螺密度高达28只/平方米,导致农户反复补苗年损失达数万元。团队创新采用"无人机航拍+地面样方计数"的立体监测方法,通过标准样方框精准测定成螺密度与螺卵数量,首次绘制出环洞庭湖区稻螺灾害动态分布图,精准锁定26处重灾区域。“调查发现螺害扩散与水系连通度呈显著正相关,这为科学防控提供了关键依据。”指导老师贺名叶介绍道。
团队成员用地笼捕沟渠中的福寿螺及卵块
“粮食安全不能等,我们能帮一点是一点!”学生领队臧振威抹去额头的汗水,又俯身投入下一块田的螺卵清理中。目前,团队已研发出福寿螺智能诱捕除卵装置及在线监测平台,正加快推广“生物防控+智能硬件+数据驱动”三位一体的技术集成方案,助力农户科学治螺,守护洞庭湖粮仓安全。
作者:张寄香(通讯员)
责编:吴影
一审:曹歆媛
二审:吴影
三审:彭汝平
来源:湖南教育融媒体联盟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