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怡之光·湖南科技职院:融入区域科创链 职教科研攀 “高尖”
湖南教育发布 • 职教
2025-04-28 15:32:06


近年来,湖南科技职业学院药学专业群团队针对职业教育科研存在的“散”“弱”“虚”三大问题,依托药学专业“楚怡”教师团队、博士团队,通过“真协同-真研究-真案例”,探索科教融汇高质量发展新路径,将职业教育科研从理论层面推向实践,实现了与区域科技创新链的深度融合,彰显职教科研在解决实际问题和推动产业发展中的重要价值。

筑平台聚力拓路径,“真协同”凝聚校企双师

学院通过召开博士及青年科研骨干座谈会,激发科研活力,并组建以博士为核心的校企双元团队,汇聚“散在”的校园内外科研力量。药学专业群与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湖南普瑞玛药物研究中心携手成立产业学院,并与包括九典制药、振兴中药饮片、安化樟楠湾中药材合作社在内的多家省内优质企事业单位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构建“博士团队+企业工程师+行业专家”协同创新联合体,使得科研力量得以整合。深化校企合作促进了技术的协同创新,近三年与企业合作申报的省级科研课题达到5项,占申报总数的62.5%。“我原以为进入职业院校工作,就从此告别了科研。没想到,在我们学校,同能大有作为,”新进博士龚邦感慨道。

聚焦区域研以致用,“真研究”助力医药产业

校企“真协同”带来地方企业“真问题”。企业将生产经营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难题反馈给院校,院校充分发挥自身科研与人才优势,与企业共同探讨解决方案,形成了良好的协同创新氛围。校企双师团队围绕湘籍道地药材、天然资源的开发利用,深入开展研究工作。团队致力于挖掘木姜叶柯、细柱五加、绞股蓝中药用成分的开发和综合利用,从探索其药理分子机制、外泌体提取工艺,到其在功能性食品、天然药物等领域的应用价值;针对“工业大麻CBD合成”,团队攻克合成过程中的技术难关,优化合成工艺,提高CBD的产量和纯度,助力工业大麻产业的规范化、科学化发展;在“珍稀濒危药用植物内生放线菌”研究方面,团队通过分离、鉴定内生放线菌,寻找具有生物活性的代谢产物,为新药研发提供新的资源和方向。

凭借扎实的研究工作,团队取得了一系列丰硕成果。目前,团队有8项省级科研课题在研,这些课题紧密结合产业需求,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前瞻性。2024年,团队共发表SCI论文14篇,其中,聚焦“低氧影响间充质干细胞增殖机制”与“乙烯介导工业大麻CBD生物合成的分子调控机制”两大前沿课题,团队两位成员以第一作者身份在JCR一区期刊发表了2篇高质量论文。此外,团队还积极进行技术创新,申报发明专利4项,为科研成果转化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年度湖南科技职业学院药学院SCI收录的部分论文

产教联训精技塑匠,“真案例”赋能乐知笃行

在科研与教学的融合上,团队将科研项目转化为教学内容,比如将药用植物外泌体提取工艺、内生菌分离与次生代谢物纯化工艺等真实项目融入课程,让学生在分析真实生产数据中提升技能。通过校企共建的实训室,学生得以在模拟真实生产环境中学习复杂工艺,这种“产学研”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使得学生在毕业时就能具备行业所需的实战能力。

通过几年的实践,药学专业群团队成功地构建了“聚焦区域需求-校企协同攻关-反哺人才培养-推动产业升级”的良性循环。湖南科技职业学院药学院的科研成果不仅提升了自身的科研水平,更推动了区域产业的发展,为职业教育科研提供了新的范式。学校副校长谭见君表示:“职业院校的科研必须立足于本土,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将科研成果应用于实际生产。”

湖南科技职业学院药学院的实践证明,只要找准方向,职业教育科研同样可以在“高新尖”领域发挥关键作用,为区域科技创新链注入活力。

作者:张君 梁宏岩(通讯员)

责编:吴影

一审:曹歆媛

二审:吴影

三审:彭汝平

来源:湖南教育融媒体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