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从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森林工程专业毕业的方希昭,做了一个令人意外的决定:她要向家人证明不当“包租婆”也能闯出一番天地。于是她放弃在东莞厚街收租的“躺平”生活,尝试了结构设计师、互联网产品经理、开奶茶店、海外教育等工作。七年后的今天,这位“90后”女生已成为云之翼通用航空(东莞)有限公司总经理,带领团队在飞机制造、航材贸易及航空服务领域崭露头角,更以“国内首架萨凡纳SR飞机30台订单”“全国首个飞机6S门店”等成绩,成为低空经济赛道的先锋人物。
教育筑基:一颗螺丝钉背后的“精密哲学”
“拿起一颗螺丝钉,我就能说出它的国际标准、应用场景和适配机型。”方希昭的自信源于大学时期的淬炼。《互换性与测量技术》课程让她熟稔全球螺丝分类体系,金属加工实践则教会她如何消除铝合金应力。这些看似枯燥的知识,成为她日后立足通航飞机行业的“硬核资本”。
“森林工程不仅是采伐与运载,更是工科思维的训练。”她坦言,专业课程中涉及的机械传动原理、材料力学分析,让她对精密制造产生浓厚兴趣。正是这份对细节的执着,使她在后来组装飞机时,能精准识别配件公差问题。
跨界突围:一本手册“翻译”出掌门人之路
一次偶然的合作伙伴求助,让方希昭抓住了命运的转折点——对方急需一名兼具工科背景与英语能力的人才,帮助公司翻译飞机技术手册。
“我立刻意识到,这就是我的机会!”二话不说,她带着电脑当天入职,面对上千页全英文手册,她白天翻译、夜间钻研,三个月内吃透整架飞机的设计参数,凭借对金属结构飞机的独到见解,她赢得团队认可,最终被董事会破格提拔为公司总经理。
破局密码:打造通航产业本土化6S新标杆
“在资深工程师面前,我的优势是‘无知者无畏’。”方希昭笑道。面对团队中拥有20年经验的“国家队”工程师,她选择差异化竞争:聚焦金属结构飞机领域,将大学所学的铝合金加工理论转化为实践方案。“复合材料与金属结构的组装逻辑截然不同,这是我的突破口。”通过翻译并研究上千页英文技术手册,她不仅指导团队完成高精度组装,更推动企业实现进口配件本土化生产,让公司成为连接国内外通航产业链的“中转站”。
在2024年云之翼通用航空(东莞)有限公司开业典礼上,云之翼引进的第一款飞机萨凡纳SR获得30架订单。依托广州花都区企业整合和政策扶持,公司正建立全国首家,融合整机销售、维修、航材零配件销售、专业培训、客户化选装、售后与使用服务的飞机6S门店。
行业瞭望:低空经济将迎来爆发式增长
“从体验、购买、使用到维护,希望公司的业务可以覆盖更广。”畅想未来,方希昭希望云之翼可以制造更多类型的飞机,应用场景从传统的飞行教学、观光旅游拓展到协助相关行业进行产业升级,如城市交通、智慧农业、应急救援等。
“未来十年,通航产业将经历类似新能源汽车的爆发。”方希昭对行业充满信心:一是技术迭代加速,无人机与电动垂直起降(eVTOL)飞机将成为城市交通新动脉,类似新能源汽车的“换道超车”。二是市场需求爆发,返乡潮催生支线交通需求,固定翼飞机在长途巡检、文旅观光、医疗救援等场景优势显著,催生千亿市场。三是政策驱动强劲,2024年“低空经济”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今年2月下旬发布的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也提出,“支持发展智慧农业,拓展人工智能、数据、低空等技术应用场景”。低空经济将迎来重大市场机遇。
橘子洲观潮:希望长沙成为低空经济的“造梦城”
“创业像开飞机,既要紧盯仪表盘,也要敢于冲破云层。”方希昭这样比喻。她向年轻创业者传递三条铁律:锚定热爱、保持好奇、不畏失败。她特别向通航领域创业者推荐曾经求学四年的长沙:长沙既是“中国工程机械之都”,坐拥三一重工、中联重科、铁建重工、山河智能等世界级企业,本地配套产业链完整;也连续16年蝉联“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房价远低于一线城市,但教育、医疗资源却稳居全国前列,还有支持创新创业的有力举措,在长沙能够实现“低成本创业、高品质生活”。“可以利用长沙的现有产业基础,聚焦灯具仪表、航空螺栓等细分领域,通过‘引进来+走出去’实现价值转化。”
从森林工程到通用航空,在方希昭身上,既能看到工科人的严谨——对一颗螺丝钉的极致钻研;亦能感受到青年企业家的魄力——不怕失败、敢不同。正如她所言:“创业者的世界没有天花板,只有尚未被发现的新航道。”
作者:张卓 陈中琪(通讯员)
责编:吴影
一审:曹歆媛
二审:吴影
三审:彭汝平
来源:湖南教育融媒体联盟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