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课堂是‘教学生造桌子’,项目制课堂则是把课堂交回给学生,‘让学生自己造桌子’。”湘潭理工学院商学院青年教师罗天婵这样形容其主讲的《新媒体营销》课程。
作为项目制教育教学改革首批立项课程,该课程以“实战+探索”为核心,联合湖南远程新能源商用车有限公司,推出“远程超级Van新媒体营销”项目制教学,将理论融入真实商业场景,让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向主动创造。
五大子项目驱动 学生实践技能增强
“内容创作说起来简单,当我们将优秀案例拆解给学生听时,他们可能确实听进去了,并且认为自己理解了。然而,一旦他们亲自开设账号并尝试实践时,仍然会感到无从下手。因此,不如直接鼓励学生们开设自己的账号,亲自实践,这样他们才会开始真正的思考。”罗天婵在多次授课中总结出项目制课程改革的方向。
罗天婵将《新媒体营销》课程原本章节重构为“1周项目制教学导入+5大子项目”,三个班级——营销2201班、营销2202班和商务2301班,107名学生分24组创建27个新媒体账号,以成功打造并运营一个优质的新媒体营销账号为核心目标,完成图文、短视频、直播等多元内容输出。基于核心目标,罗天婵将整个项目细分为了五大子项目:新媒体营销定位、图文营销、短视频营销、直播营销、以及新媒体营销数据分析。

其中,短视频营销项目聚焦于创意视频的制作和传播。罗天婵通过剖析优秀短视频作品,帮助学生掌握视频创作的基本要素,并鼓励他们发挥创意。学生们提出各种创意场景,如设计超级Van运送共享单车、金盆穿越古今运送物资、超级Van在太空中救援宇航员,以及模仿印度神曲视频等。当把娱乐元素融进课堂,同学们也兴奋了起来,一点一点将自己的创意释放出来。

当图文、短视频营销内容发布出去后,各小组及时跟进评论和点赞,收集潜在客户线索,并将其交给品牌方促成交易。当学生们看到自己的努力带来了真实的销售转化时,那种成就感和自豪感油然而生。他们深刻体会到,新媒体营销不仅仅是一个理论概念,更是一项能够为企业创造价值的实际技能。
校企联动合作 资源配套保障项目落地
作为最难的项目直播营销,则进一步考验和提升了学生的实战能力。罗天婵循序渐进开展,先是让学生“潜伏”到远程超级Van的官方直播间,看一场完整的直播,边看边记录直播流程。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先获得感性认知,再接受理论教学,从而对直播策划有了基础了解。紧随其后,罗天婵将学生带到校内直播间模拟练习。
“基于我们现在有的设备,你们觉得光应该怎么布呢?”在介绍完相关知识和设备后,罗天婵一步步引导同学在校内直播间亲身体验直播。一开始,同学们还有些拘谨,但随着实践深入,大家逐渐放开手脚,开始自主探索。有人负责布光,有人负责搭景,还有人研究提词器和麦克风,整个过程充满互动性和参与感。

经过多次校内练兵后,学生们表现得更加自如,形成了自己的直播话术和脚本框架。罗天婵带领学生前往吉利远程湘潭共创中心及4S店进行直播实战。

吉利远程湘潭共创中心在2023年12月进驻湘潭,是远程新能源商用车首个全面落实绿色建造创新措施的基地。为了让学生全面而深入地理解掌握新媒体营销的全流程,湖南远程新能源商用车有限公司及其经销商门店提供了相关的设备、技术支持及实地拍摄基地,让学生有机会亲身体验脚本策划及编写、短视频拍摄及剪辑、直播策划等实际操作,获取真实营销素材,将课堂所学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之中。

湖南远程新能源商用车公司企业导师向莹玉表示:“新能源商用车行业市场空间广阔,迫切需求新媒体专业人才。通过项目制实现校企合作的模式不仅整合了碎片化知识,更打通产学壁垒,让学校精准对接了企业的人才需求。”
复盘与反思 项目制促进自主成长
在《新媒体营销》课程的前四个子项目中,24个小组交出了一份亮眼的“实践答卷”——累计产出图文及短视频150余条、开展直播30余场。部分内容直接促成销售转化,让“课堂成果”变为“市场价值”。

在“动”起来实践后,还需要“静”下来总结反思。因此进入子项目五营销数据分析阶段时,罗天婵指导学生们运用Excel、Python等工具复盘各项短视频、直播平台数据,进行可视化处理,以此回顾并总结前期项目的经验教训。
市场营销2201班的林诗韵反思道:“通过与其他小组的对比分析,我注意到在子项目三短视频营销中,那些具有创意且紧跟热点的短视频数据更佳。这让我深刻理解到新媒体营销必须时刻紧跟流量热点来宣传产品。另外也要横向比较,通过收集和整理最新的市场动态与趋势,了解竞品的运营策略,我们才能发现自身项目的优点与不足,从而为公司的战略决策提供有力的参考依据。”
作为首批落地的项目制课程,罗天婵认为,摸着石头过河,过程并不轻松,但她仍觉得值得。“把课堂交回给学生,项目制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明确的学习动力。面对实践中的难题,他们不得不回溯学习相关理论,再运用这些理论创造出相应的作品。”罗天婵表示,在之后的项目制教学中,将会吸取此次经验,争取让学生都能体会到项目制学习、实践所带来的收获与成长。

作者:尹雪婷 杨山(通讯员)
责编:吴影
一审:曹歆媛
二审:吴影
三审:彭汝平
来源:湖南教育融媒体联盟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