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至23日,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在北京举行,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为未来5年中国发展擘画蓝图。全省教育系统广大师生干部热切关注全会盛况,热议全会精神,大家一致表示,将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团结一心、奋力拼搏,为实现“十五五”规划、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贡献湖南教育力量。
衡阳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 邹远国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公报明确指出,要统筹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这一战略部署为新时代教育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作为一名基层教育工作者,我深感责任如磐、使命在肩。
未来五年,衡阳市教育系统将以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引,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在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供给、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优化普通高中育人模式、深化职业教育改革等方面精准发力,聚力打造湘南教育中心,全力建设教育强市,切实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衡阳加快建成省域副中心城市贡献教育力量。
株洲市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 李易常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统筹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发展”,这为地方教育高质量发展划定了清晰航向,更让基层教育工作者明晰了“十五五”时期的奋斗坐标。株洲市教育系统将坚持对标对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精准对接教育强国建设战略部署,认真规划、扎实推进“十五五”时期教育工作。我们将锚定教育强市目标,以“十大工程”“五大行动”为抓手,构建“一年要点、三年工程、五年规划”的递进式发展体系,把全会部署融入教育强市建设全过程,加快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城乡全覆盖,优化育人体系、治理体系和保障体系,深化全面发展、特色发展、多样发展,强化教育与科技创新、产业转型、社会进步的深度融合,实现人才培养结构与经济社会发展精准匹配,为教育强省、教育强国贡献株洲教育力量。
中共张家界市委教育工委书记、张家界市教育局局长 姚晓丽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为“十五五”发展描绘了宏伟蓝图,张家界市教育系统倍感振奋、责任在肩。
我们将迅速把全会精神转化为推动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具体行动。深刻领会全会核心要义,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牢牢把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五育并举”,构建全面发展的教育体系。紧扣“十五五”发展目标,科学谋划《张家界市“十五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优化教育布局调整。大力实施教育强市建设行动,持续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抓好“四项改革”和“体教融合”落实的“最后一公里”,加快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绘就“一区三城”新蓝图、全域发力建设世界级旅游目的地,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撑,助力建设现代化新张家界。
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 朱国军
作为一所航空高职院校,我们将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引导师生认真学习领会全会精神,紧紧围绕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主题,切实把学习成效转化为推动工作的改革措施,努力做好“十五五”谋篇布局。
我们将坚持植根航空,精准对接“三高四新”美好蓝图和湖南省“4×4”产业体系建设,重点服务航空航天、北斗产业链等领域发展。学校未来专业布局将聚焦国产大飞机、民航通航、低空经济等新兴需求与前沿领域,围绕航空产业智能化发展趋势,进一步调整优化专业结构,加快专业提质重塑与优化升级,找准融入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支点。同时,持续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加快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职业院校。
长沙环境保护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 黄凤莲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擘画了未来五年我国高质量发展宏伟蓝图。特别是全会提出的“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建设美丽中国”“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发展”任务举措,为我们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和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
作为环保类高职院校,一是要把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深刻领会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的精神要义,在强化政治认同上提升政治担当,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将全会精神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二是坚持以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明确学校发展方向,主动适应新时代生态环境保护事业和职业教育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紧密对接国家战略部署,切实谋划好学校未来五年的发展思路和重点任务;三是要扎实推进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落地生根,将学习贯彻成效转化为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动力和办学实绩,聚焦办学能力高水平、产教融合高质量,充分发挥学校办学优势,赋能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为教育强国、美丽中国建设贡献职教力量。
全国优秀教师、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教授 黄登红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的有关部署,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教育、科技、人才战略的全局性谋划。作为教师,我将勇担使命、踔厉奋进,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航空报国精神为学生培根铸魂,悉心引导学生立航空报国之志、强航空报国之能。我将基于航空制造企业岗位典型工作任务,把企业真实生产项目、职业标准和新技术新工艺融入专业课程,构建工匠精神培养与职业技能耦合递进的课程体系。依托产教联合体的真实生产场景,实施分层分段培养、工学交替培养,强化实践教学,为助力航空制造产业高质量发展培养更多优秀工匠人才。
湖南商务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副教授 肖彬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为未来五年中国发展擘画了宏伟蓝图,对高校思政课教学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作为马克思主义学院负责人,同时也是一名高校思政课教师,我深感责任重大。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强调,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推动“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根本保证。这让我深刻认识到,在思政课教学中,必须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强化党的理论在学生思想中的引领作用。我们要将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融入课程内容,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让学生深刻理解“十五五”规划的战略部署和重大意义。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引导他们关注国家发展的关键领域,如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等,激励学生将个人发展与国家命运紧密结合,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贡献力量。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大泽湖学校校长 潘勇
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我倍感振奋、深受鼓舞,方向更加明确、信念更加坚定。我校将始终秉持“温润每一个生命”的办学初心,以“十五五”规划为指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我们将充分发挥九年贯通培养模式的独特优势,系统构建小初衔接、五育融合的课程体系,为每一个孩子搭建完整的成长阶梯。同时,学校将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创新教育评价机制,完善家校社协同育人体系,构建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的育人生态,在孩子们成长的每一个关键阶段用心培育、用情守护,让教育的温度浸润每一个生命的成长历程,为教育强国建设贡献基层学校的实践力量。
长沙市芙蓉区修业学校党总支书记 李蓉
我们将立足新时代,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以教育担当回应人民期待。一是依托思政课堂深研全会要义,将 “人民至上” 理念与理论教学相融,讲透中国式现代化的文明根基。二是进一步激活红色教育基地的育人功能,通过场景化教学重现革命岁月,让红色基因融入成长血脉。三是深耕科技教育,紧扣全会 “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部署,推动红色文化与数字技术结合,培育兼具理想信念与创新能力的时代新人。
长沙市天心区仰天湖赤岭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 张文
我们将立足校情,将“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要求转化为“学校治理现代化”的实践。践行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紧扣立德树人提质量、深化教学改革增效能、建强教师队伍抓关键、优化服务保障促和谐。不断提升学校的治理水平和育人质量,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株洲市二中枫溪学校初中部校长 张艺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为我们绘就了“十五五”的壮阔蓝图,方向更明,干劲更足!新的征程,我们将以“聚焦双优提质 培育时代新人”为主线,着力推进三项重点任务:一是深化党建与教育教学融合,把党的领导贯穿办学治校全过程;二是打造高效课堂,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完善“五育并举”育人体系;三是构建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营造温暖而坚定的育人环境,为加快推进教育强市建设贡献二中枫溪力量,以优异成绩回应党和人民对优质教育的热切期盼。
平江县城北学校党总支书记 刘志坚
我们将继续紧紧围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目标,深挖本土红色文化资源,将红色基因融入立德树人全过程。以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为指引,深化课程改革,强化师资建设,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
衡南县柞市联合学校党总支书记、校长 何敏
“强国必先强教育,强教育必兴乡村。”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为乡村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接下来,我将带领全校教师坚守教育理念、守牢校园安全底线,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进家校协同育人。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的嘱托,以“乡村教育守望人”的担当,为中国式现代化培育时代新人。
衡南县谭子山联合学校党总支书记、校长 夏海鸥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聚焦“十五五”规划与中国式现代化全局,让我更加坚定了“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也更加清晰地认识到乡村教育前景广阔、重任在肩。
我将带领谭子山联合学校全体教师,以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引,践行“让乡村孩子成为更好的自己”的办学理念,守牢校园安全底线。用爱心点亮孩子成长的希望,推动课程改革与家校协同育人,在“静待花开”的过程中助力每个孩子焕发光彩。当好孩子们的“守巢人”,为培养担当中华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力量!
作者:郭辉 吴冠村 吴杰
责编:刘丹
来源:湖南教育融媒
 
         
            
评论